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统计信息
2024年1-11月乌兰察布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来源:乌兰察布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4-12-25 17:33 作者:王亚妮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近些年,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服务业部分行业中,事业单位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占多数。为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全面反映服务业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国家统计局决定开展部分事业单位统计调查。根据自取部署要求,按照国家的报表制度,开展了2024年月度部分事业行业单位统计调查,2024年11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总体运行情况如下。

一、单位上报情况

此次上报的单位数主要是辖区内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且年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及以上的教育行业、社会工作事业行业单位,以及辖区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且年总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卫生行业事业单位。

2024年1—11月,我市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统计企业数114家,较去年企业数量持平,全部单位实现联网直报。直报率100%,其中教育行业88家,卫生行业24家,社会工作行业2家。

二、企业整体运行情况分析

收入合计增长,2024年1--11月收入合计4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资产总计达到123.6亿元,同比下降3.3%费用合计45.9亿元,同比下降3.4%;应付职工薪酬27.4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88家教育行业应付职工薪酬18.3亿元,占全部应付职工薪酬65.7%;24家卫生行业应付职工薪酬9.0亿元,占全部应付职工薪酬32.8%;2社会工作行业应付职工薪酬0.1亿元,占全部应付职工薪酬0.4%期末用工人数2.3万人,同比下降4.2%。

· 各相关指标同步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学校、医院社会行业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实施了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通过精简聘用人员、精细化管理、采购成本控制、降低不必要的开支等手段,使事业单位能够在保持或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各项指标有所缩减

三、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1、统计工作建设滞后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但统计工作的制度建设并没有及时跟进,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各单位仅能勉强完成日常报表,并不能进一步开展相应的专题调研和数量整理工作,这大大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有效性。

2、工作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事业单位也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统计制度,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统计原始记录、基础数据等等。由于统计工作的相应制度还不完善,加之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给予统计工作足够的重视,使得许多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虽然文化程度很高,但相应的统计素质还比较差,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建设

1、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制度。与此同时,也要对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更好的落实统计责任制,明确相关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保证问题出现时可以有法律可以依照,确保事业单位的每一个参与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都对结果负有责任。比如市统计局应联合市教体局和市卫健委根据《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统计调查方案》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应统尽统。明确市教体局和市卫健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负责本系统该项统计调查的综合协调、报表催报工作,加强部门联运,确保统计调查责任落实到位。

2、加强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在强化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有效性时,加强事业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相应的统计工作制度,组织好调查对象的培训。由于统计人员对会计科目与统计指标的理解有误,同时对网上直报流程不熟悉,会导致在上报过程中出现填报错误等问题,统计部门应积极主动开展业务培训,将调查方案的各项指标解释和联网直报用户操作程序等内容培训到位,同时还要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数据填报及时真实准确。可以更好的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得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更具规范性,这也会增强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