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统计信息
乌兰察布市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提振消费活力
来源:乌兰察布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2-26 17:08 作者:刘丽霞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在消费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消费增速总体趋稳,创新驱动力逐步增强。然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双重挑战,仍需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释放创新动能。

一、消费增速总体趋稳,创新驱动力增强

(一)消费市场呈现韧性增长2024年1-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6亿元,同比增长3.3%。网络零售额实现30.5亿元,同比增长58.54%。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0.6亿元,同比增长67.82%;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0亿元,同比增长42.30%。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2024年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0%,烟酒类增长14.9%,通讯器材类增长487.9%。一是文旅消费成新增长点凭借“草原避暑之都”“中国薯都”等品牌效应,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230万人次,游客花费增长84.3%二是绿色消费潜力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带动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5%,新能源汽车类增长89.1%,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冰雪游释放“热效应”。乌兰察布第二届“冰雪之恋”旅游季、乌兰察布第十三届“草原之旅”游客那达慕等13项乌兰察布“之”系列活动,包括线上线下文旅活动560余项,吸引市民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拉动社会消费达10亿元。

(二)创新供给激活消费潜能。乌兰察布之夜、乌兰哈达火山、黄花沟、林胡古塞、红石崖等景区景点全面提档升级,“一点一策”保供电、畅通信,宣传推广有计划、高频次,13个4A级、9个3A级景区绽放新光彩、从“爆火”走向“长红”。162家民宿各有千秋,累计获评等级民宿23家、居全区第1。10家营地及街区荣获自治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

二、制约消费升级的问题

尽管整体趋稳,但消费领域仍存在隐忧结构短板亟待突破城乡消费差距显著2024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7.76亿元,而乡村为40.8亿元。还存在适老化服务供给不足本地品牌竞争力较弱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以创新驱动供给体系升级。

三、改革创新路径维发力激活消费潜能

(一)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业态融合创新。一是深化“文旅+消费”模式以辉腾锡勒草原、乌兰哈达火山群为核心,建设“草原星空露营基地”“火山民宿集群”等沉浸式消费场景,配套开发马奶酒、皮画等非遗文创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至2.5天以上。二是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依托草原云谷大数据中心,做大做强“草原云谷”城市品牌建设“乌兰察布消费云平台”

(二)完善流通体系,畅通城乡双向循环。建设区域性冷链枢纽:推进集宁国际物流园冷链基地扩建,新增10万吨冷库容量,支持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产品48小时直达京津冀市场。

(三)强化政策撬动,释放消费意愿。一是用足用好“两新”政策,开展“嗨购乌兰察布”系列促销活动,提升大宗消费,扩大基础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二是培育特色节庆品牌,壮大新型消费。持续办好“草原音乐美食季”“马铃薯文化节”,打造“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的促销矩阵,多点发力拉动消费增长

(四)区域协同释放消费潜力。2024年12月31日,集大原高铁开通,乌兰察布市打通京津冀晋蒙高速铁路最后一块拼图,成功接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以“融入京津冀”战略为契机,精心策划推出“百天百场”冬季旅游系列活动,新开通往返广州、杭州、郑州、石家庄四条航线乌兰察布正构建跨区域消费圈

乌兰察布消费市场的提质扩容,既需要短期政策刺激,更依赖长期制度性改革。通过场景创新打破空间局限、流通改革打通城乡堵点、政策创新提振市场信心、环境优化筑牢消费根基,乌兰察布完全有能力将“草原避暑”“绿色农畜”“枢纽经济”等优势转化为消费增长动能。乌兰察布消费市场的提质升级,印证了“以改革创新激发内需潜力”的可行路径。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制度突破与产业协同,在构建“双循环”格局中找准定位。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创新消费场景、深化区域协作,乌兰察布有望成为内蒙古消费升级的示范标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