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2023年全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已公布,请问2023年我市经济运行的总体表现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全年我们主要的目标任务是否得到了比较好的实现?
申治国:谢谢您的提问。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困难挑战,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两件大事”,深入打造“五大经济”,持续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6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项超过年初目标任务,增速位次较上年同期实现六升一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第一,总体经济增长势头加快。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8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增速较2022年加快3.8个百分点。回看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走势,一季度GDP增长4.6%,实现良好开局,上半年增长6.2%,前三季度增长7.4%,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再进一步,实现7.8%的较高增长水平,全年增速呈现出一条“阶梯式”上升曲线,折射出我市经济运行已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快”恢复。
第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5.8亿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471.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427.5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1:43.5:39.4。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为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农牧业方面。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粮播面积稳定增加,粮食产量喜获丰收。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09.6万亩,同比增长1.4%;粮食总产量26.2亿斤,同比增长9.6%;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69.4公斤/亩,同比增长8.2%。工业方面。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409.7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服务业方面。2023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23.9%。全市九大行业门类普遍呈现出增长态势。
第三,其他经济指标回升向好。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12月份,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8%、24.1%、22.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13.1和9.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有序恢复。1-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限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2.4%,商品零售增长13.3%。财政收入质量提高。1-1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7.9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6.9亿元,同比增长17.3%,高于总收入8.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23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54元,同比增长6.4%。分城乡看,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18元,增长5.8%;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4元,增长9.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3:1,较上年同期缩小0.06。
总的来看,一年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经济恢复向好基础还需巩固,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切实将“闯新路、育产业、提总量、争进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问题2:从公布数据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请问我市工业发展有哪些特点?谢谢。
申治国: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继续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工业经济增长较快,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工业综合实力得到长足发展。截至12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共348户,比去年同期增加9户。1-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累计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在10%以上。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制造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分行业看,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6.5%,其中:铁合金行业增长3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8%;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1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3.4%。分主要产品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铁合金完成产量953.8万吨,同比增长21.6%;碳化钙245.2万吨,下降4.5%;乳制品27.5万吨,下降2.6%;水泥318.6万吨,下降8.4%;水泥熟料422.9万吨,下降16.7%;石墨及炭素制品74.8万吨,下降10.7%;初级形态塑料67.9万吨,增长8.8%。两大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电力生产供应稳定。1-12月,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完成6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其中,火力发电量占72.6%,增长22%;风力占24.6%,增长14%。
下一步要抢抓机遇、细化落实,用足用好国务院《意见》支持政策,落实落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机构性减税降费等新一轮政策,继续做好工业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技改”工作,扩大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问题3:今来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态势,请问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有哪些亮点?
申治国: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委和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指示精神,聚焦“五大任务”,大力发展“五大经济”,强投资、稳预期、促增长成效明显,乌兰察布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1-12月份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4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区排第五位。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畜牧业拉动较快。自实施“麦菜薯,牛羊乳”六大提升行动以来,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1-12月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拉动全市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较快增长,新能源项目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引擎。1-12月份,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占全市总投资比重的54.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1个百分点。从项目拉动作用看,新能源项目仍是全市投资新的增长点,其中,风光发电投资项目完成额同比增长67%,约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放缓。1-12月份,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增速较上月提高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2个百分点。
下阶段,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重要任务,在做好稳经济、促发展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发掘新的投资增长点,确保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问题4: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了逐步回升的态势,请问如何看待2023年消费市场的表现?
申治国:谢谢您的提问。总的来说,2023年全市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向好。疫情三年消费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不少接触型、聚集型的消费都受到抑制,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出好的恢复态势,热点亮点频多,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2023年,全市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一、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消费市场增长同步。截至12月底,全市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包括大个体)共21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5户。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3亿元,同比增长8.4%。乡村市场销售增长略快于城镇。2023年,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3%和9.0%。
二、基本民生类商品支撑有力,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2023年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6%,日用品类增长68.7%,中西药品类增长38%。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尤其汽车类商品贡献作用增强。2023年限上汽车类零售类值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24.8%,同比增长5.9%,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1.6个百分点。
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持续回暖。今年以来,全市各地积极举办各类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居民出行旅游增多,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持续扩大。全市餐饮收入自年初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9.2%,快于社零总额10.8个百分点。
谢谢。